說起來真有意思,最近逛花市看到那些標價大幾百的綠植,我就忍不住樂。
這玩意兒在北方是寶,到了南方就成了草,簡直像開了個天大的玩笑。
就拿滴水觀音來說,北方人供在客廳當寶貝,葉子青翠得能滴出水來,一盆上百塊不算啥。
可到了廣州,它就跟野草似的長在臭水溝邊,泛濫得連綠化工人見了都頭疼,還有人誤當芋頭挖了吃中毒,你說扎心不扎心?
花葉萬年青也是個典型例子。
北方花友冬天怕它凍著,暖氣房伺候得比祖宗還精細,就為那點奇特斑紋。
但在南方荒野里,它長成一大叢一大叢的,沒人稀罕,北方人見了直呼上當。
鴨腳木更絕,北方叫它“八方來財”,年輕人花大價錢買造型盆栽放客廳撐場面。
結果南方路邊隨手一撿就是,葉片像鴨掌,風一吹嘩啦啦響,跟不要錢似的。
還有龜背竹,國際網紅綠植,北方老樁賣上千塊,錦化品種更貴,葉片裂紋越深越搶手。
可華南地區呢?
它瘋長在路邊,太茂盛了還被砍掉當垃圾,看得北方人眼淚汪汪。
龍鱗春羽和狐尾天門冬這倆,在INS上被吹爆了,北方園藝迷們砸錢買回家,就為桿子上那點龍鱗斑紋或狐尾造型。
但到了廣東,它們跟龜背竹作伴,路邊一長一大片,沒人多看一眼。
三角梅最逗,北方花友當稀罕物,盆栽控水又保溫,開朵花能炫半年。
南方人卻笑噴了:這玩意小時候滿山都是,跟雜草一樣瘋長,現在綠化帶里開成花海,北方游客來了都驚掉下巴。
為啥這么大差距?
說白了就是老天爺賞飯吃,南方氣候暖濕,雨水多光照足,植物撒歡兒長。
北方天冷干燥,得靠人工暖房伺候,成本高自然價貴。
其實這事兒換個角度想,也挺公平。
南方遍地綠植,但牡丹花在洛陽滿街開,到了華南就養不活。
氣候就像個魔術師,把同一種植物變出不同身價。
咱們養綠植,別光盯著價格標簽,得看合不合適自家環境。
北方的朋友別心疼錢,你買的是那份精心呵護的成就感;南方的也別笑話人,家門口的“雜草”換個地兒就是寶貝。
說到底,植物哪有高低貴賤?
不過是地皮說了算。
懂得欣賞本地的饋贈,生活里處處是風景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