掰葉片這事會上癮!
去年從同事桌上順了兩片桃蛋葉子,隨手摁進吃剩的酸奶杯里,誰能想到現(xiàn)在窗臺擠滿二十多盆小老樁。
玩葉插的妙處就在于——外賣盒墊點泥炭就是育苗床,礦泉水瓶扎幾個眼變身噴壺,連雞蛋托都能當聯(lián)排別墅用。
看著芝麻大的根系頂破土層,比開盲盒刺激十倍。
關鍵得選對“肉票”。厚實飽滿的葉片自帶糧倉,像虹之玉這種“英雄母親”,葉柄處藏著備用芽點,輕輕左右晃動就完整脫落。重點來了:剛摘的葉片要在陰涼處攤晾兩天,讓傷口自然風干結膜。見過心急的花友直接懟進濕土里,三天后化水比冰淇淋融化還快。其實多肉自帶“蓄水池”,葉插初期壓根不用澆水,空氣濕度夠就能喚醒求生本能。
育苗神器首推蛭石混珍珠巖。
這種顆粒土透氣性絕佳,水一澆就滲,杜絕爛根風險。
把晾好的葉片像撲克牌似的平鋪土面,葉背朝下貼地飛行。
放衛(wèi)生間窗邊最省心,洗澡的水汽足夠滋潤它們。
有位大姐用舊魚缸扣著保濕,兩周后白根竄得像龍須面。
記住別手賤天天掀蓋偷看,人家在暗處悄悄發(fā)力呢!
等白色須根鉆出來,才輪到噴壺登場。
沿著盆邊給點“望梅止渴”的水霧,模擬晨露的濕度剛剛好。
這個階段最怕太陽直射,散射光足夠小苗攢能量。
見過把葉插苗當祖宗供著的——搬進空調房配補光燈,結果苗沒長母葉先癟了。
其實自然散養(yǎng)才是王道,母葉消耗越慢,崽苗越壯實。
當新芽頂著米粒大的蓮座冒頭,母葉會像蟬蛻般自然枯萎。
這時用酸奶勺連土挖出,移進拇指盆里正式定居。
有經驗的玩家專挑春秋兩季操作,溫濕度就像給多肉開了加速器。
我家那排雞蛋托里的小可愛,半年就長成手捧花,鄰居來串門直接端走當伴手禮。
最治愈的是觀察生命形態(tài)的蛻變。
桃蛋葉片能分身三個崽,乙女心爆出粉嫩綴化,薄雪萬年草直接鋪成綠毯。
這些不用花錢的鮮活藝術品,比任何裝飾畫都靈動。
每次看陽光穿過肥嘟嘟的葉瓣,終于理解為什么有人說:養(yǎng)多肉是在水泥森林里種星星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