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家院里那株無花果樹,栽下去滿三年,枝葉繁茂綠油油一片,誰都夸它長得好。可怪事來了,枝頭掛的果子掰著手指頭都能數清,稀稀拉拉沒幾個。心里直犯嘀咕:“一樣的土,一樣的苗,咋就我家這棵不爭氣?”
抬眼一瞅隔壁鄰居家的樹,那才叫風光!紫嘟嘟的果子擠滿了枝丫,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腰,風一吹晃晃悠悠,看得人眼饞心熱。起初是真不服,后來實打實的果子掛在人家樹上,不服也得服氣。
厚著臉皮去敲門請教,鄰居老爺子一點不藏私,咧著嘴笑呵呵地把門道全倒給了我。再想想自己之前踩的那些坑,這才真明白了——想讓無花果樹多結果,沒啥天大的奧秘,就是四件頂平常的事,可偏偏最容易被看輕、被馬虎!
第一樁事:光照得給足!說起來慚愧,當初種樹,我心想著夏天日頭毒,怕它曬壞了,特意尋了墻根底下那塊陰涼地。滿以為是為它好,哪知道第一步就走岔了道!老爺子點醒我:“小年輕,無花果這東西,天生就是‘曬不夠’的命!你看我那棵樹,院子中間敞亮地杵著,從日頭升起到落下,一片葉子都曬不著陰涼。它就指著這太陽吃飯呢!光越足,勁越猛,果子才結得多長得甜!”
聽完這話,我半點沒耽擱,趕緊把樹周圍那些礙事的雜物、盆盆罐罐全清走,讓每一根枝條、每一片葉子都能舒舒服服曬到太陽。嘿,您還別說,果子豐收的頭一步,真就是敞敞亮亮讓它曬個飽!
第二樁事:剪枝要趁早!從前我哪懂這個?瞧著那些枝條,總覺得剪一根都心疼,由著它亂長。結果呢?枝條橫七豎八,你纏我繞,擠得密不透風,像個亂糟糟的草窩棚。
鄰居老爺子下手可利索。他告訴我,最佳時機就兩個:要么是早春樹還沒冒芽那會兒,要么是深秋葉子剛落光的時候。只見他拎著大剪子,繞著樹走:
? 那些看著蔫了吧唧、半死不活的枝條?咔嚓!
? 那些你壓著我、我擠著你的交叉枝、打架枝?咔嚓!
? 樹心窩里那些又細又弱、擠成一團的“小可憐”?咔嚓!最讓我眼皮直跳的是,他對著幾根看著挺壯實、但一年年瘋長卻不怎么結果的老枝條,居然毫不猶豫,“唰”地剪掉一大截!見我一臉肉疼,他哈哈一笑:“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!小子記住嘍,無花果它最樂意在當年新躥出來的嫩枝條上掛果!把這些光長個不干活的老枝剪短,就是逼著它從底下、從旁邊冒出更多新枝條來,這些新枝才是結果的主力!”修剪完再看,整個樹冠一下子豁亮了!風能通透地穿過,陽光能均勻地灑在里里外外,整棵樹都透著一股子精神抖擻的勁兒!
第三樁事:施肥得分時候!在這上頭,我可沒少栽跟頭。曾經以為喂得越多果子越多,哐哐哐猛往里倒化肥。結果呢?葉子倒是瘋長得油綠發亮,厚厚實實一大片,可結的果子反而更少了,樹根還差點被那濃肥給“燒”壞了,心疼得我直抽抽。
老爺子教的方法才叫地道,講究個“對癥下藥、看時給肥”:
1. “打底肥”(秋冬早春):寒冬臘月或者開春樹還沒醒透那會兒,在離樹干稍遠點(別傷著根)的地方,挖幾個淺坑。往里埋啥?漚得爛熟透了的牛羊糞肥最好,沒有的話,榨油剩下的豆餅渣子也頂好使。這好比給樹囤積糧草,打好根基攢足后勁。
2. “促果肥”(幼果期):等樹枝上那些小果子剛剛探頭探腦冒出來的時候,就得換招了。這時候不能再猛喂氮肥催葉子了。薄薄地撒上一層干凈的草木灰,或者選用那種專門促進開花結果的磷鉀肥(切記:薄施,寧少勿多!)。這叫恰到好處地推它一把,催著果子快快長大。
3. “養果肥”(膨果增甜期):等到滿樹果子掛上枝頭,正是拼命長個頭、攢糖分變甜的時候。老爺子有他的土辦法:每隔十天半個月,澆一次稀薄的淘米水(他再三叮囑:淘米水必須兌水稀釋!直接澆招蟲又燒根!)或者自家殺魚攢下的魚鱗、魚下水漚制的肥水(同樣務必稀薄!)。他說這就像給人加頓貼心小灶,少食多餐,樹吸收得暢快,果子長得快,甜度也蹭蹭往上升!
第四樁事:保暖要趁早!頭一個冬天,我壓根沒往心里去,覺得棵樹還能凍壞了不成?結果開春一看,心都涼了半截——好些枝條凍得烏黑干枯,硬邦邦一掰就斷。指望這些凍壞的枝條結果?那是癡心妄想。
老爺子入冬前就忙活開了:
? 粗壯的樹干,用厚實的稻草或者家里不穿的舊棉布、舊毯子,一圈一圈仔細纏繞包裹嚴實。
? 樹根周圍,培起厚厚的土堆,像個小山包護住根頸要害。
? 特別小的幼樹苗,他直接用透氣的無紡布袋或者舊麻袋整個罩起來(袋口一定留好通風口)。等到來年春天,氣溫真正穩定暖和了,才一層層小心解開這些“棉襖”。這冬日里看似不起眼的功夫,保住的可是來年一整樹沉甸甸的希望!
如今,我家院里的無花果樹也終于爭了氣。枝頭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子,枝條謙虛地彎下了腰。看著這番景象,心里就琢磨著一個再實在不過的道理:
想把果樹種好,讓它碩果累累,真沒啥玄乎的捷徑。無非是把“光照給足、修剪及時、施肥精準、保暖到位”這四條最根基、最平常的老理兒,一件件、一樁樁,認認真真、不糊弄地做到位罷了。
種樹如此,過日子不也一樣?該下到的笨功夫、實在活,一點一滴攢足了,那沉甸甸、甜滋滋的收成,自然會掛滿枝頭,壓彎樹梢。鄰居家那滿樹晃悠的紫果子,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見證。